自我管理資源

有數種方法來促進更好的精神健康。

學習如何幫助自己及管理自己的憂鬱症。

閱讀關於自我管理及參加自我檢測。

學習更多

參加自我檢測

憂鬱症的因子

觸發或誘發因子

憂鬱症的短期觸發因子也可以被視為硬幣的兩面。社會心理層面的急性觸發因子的例子可能是失去所愛之人、關係衝突或生活狀況的變化。此外,改變居住地或通過考試等積極事件也可能引發憂鬱症。在神經生物學角度,特定激素的變化可能是觸發因子,例如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

易感性及復原力因子

心理社會和神經生物學因素都可能導致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童年的創傷經歷或虐待是心理社會因素,它們影響疾病的後期發展;而充滿關愛和穩定的童年環境將起到保護作用。眾所周知,遺傳基因對增加易感性或增加復原力有有共同影響。例如,它們可以減少或增加大腦中神經傳遞物質的比例,從而增加或減少疾病的風險。

維持及解決因素

長期存在的社會心理問題會使憂鬱症的維持更困難,而充分強化的社會支持及治療可以更快地解決疾病。

因子的相互作用

通常,疾病脆弱性的增加、引發憂鬱症和維持憂鬱症有關的因素之間存在相互作用。憂鬱症也可能在沒有任何明顯的社會心理或神經生物學觸發因素的情況下發生,沒有明顯的原因而「突如其來的憂鬱」。

iFightDepression®​是一個由EAAD提供資金及實施的專案計畫: